迎接第27个世界湿地日 成都主场宣传活动丰富多彩吸引千余人次参与:环球速看料

2023-02-02 19:00:54 来源:哔哩哔哩 分享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西南商报记者 赵蝶)2月2日,是第27个世界湿地日,主题为“湿地修复”的2023年世界湿地日成都主场宣传活动在成都自然博物馆和青龙湖湿地正式启动。活动包括“湿地保护宣讲课堂”“青少年湿地保护绘画作品展”、湿地自然观察等,吸引1000余人次参与,发放《湿地保护行为手册》等宣传物料860余册;新津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和其它区(市)县也同步开展了自然研学等形式多样的分场活动。

此次活动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成都理工大学指导,成都市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成都自然博物馆联合举办,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总工程师何显松、四川省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保护站站长顾海军出席活动。

据悉,2023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为“湿地修复”。这一主题强调了优先恢复湿地的迫切需要,并呼吁整整一代人采取措施,修复和复原退化的湿地。2023年成都市世界湿地日采取主场分场联动形式,主场活动为2月2日在成都自然博物馆举办的“湿地保护宣讲课堂”和青龙湖湿地举办的湿地自然观察。分场活动为各区(市)县及各重要湿地保护单位和自然教育机构组织的湿地保护宣传系列活动。

主场活动中成都自然博物馆举办的“湿地保护宣讲课堂”主要包括《湿地知识》《湿地鸟类保护》《湿地两栖动物》《湿地外来入侵物种危害》《云桥湿地修复的故事》专题讲座等内容,通过有奖竞答环节,为热衷于湿地保护的优秀青少年赠送精美的湿地宣传文创小礼品,同时,通过举办青少年湿地保护绘画作品展,将湿地与艺术创作紧密衔接,带动青少年对湿地的热爱和关爱。青龙湖湿地同步开展的湿地自然观察,吸引了大批公众走进湿地,开启自然观察之旅,用望远镜观察青龙湖湿地越冬水鸟,用心体会湿地之美。

当天,成都市各重要湿地单位及区(市)县开展的分场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各单位结合自身特点编印宣传物料和制作精美视频,或开展讲座或现场讲解,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尤其是新津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崇州桤木河省级湿地公园以生动的自然课堂为特色开展现场教学,都江堰市制作精美视频于各平台展播,东部新区、高新区、成华区、双流区、郫都区、简阳市、蒲江县等地制作各种宣传资料、文创产品等向市民发放和讲解。

据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统计,成都市湿地总面积为28716.32公顷(约43万亩,不含水稻田),约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主要的湿地类型为河流和库塘,占总湿地面积约96%。截至2021年底,记录到成都市湿地鸟类已达122种,连续多年观测到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2023年1月7日,第七轮成都平原越冬水鸟同步调查,成都市内记录水鸟57种23096只。

近年来,成都市在湿地保护管理工作上积极行动,成效明显。在顶层设计上,积极推进《成都市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各项目改革任务的完成,建立健全了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在生态修复上,大力实施湿地保护修复项目,有效提升湿地生态功能,助力成都生物多样性之都的建设。通过“保、增、控”的方式,加强湿地资源总量管控,实现43万亩湿地面积管控目标。在价值转化上,积极探索“湿地+”新模式,催生众多湿地生态旅游打卡点,“湿润天府 诗意栖居”的秀美成都已渐入人们心里。全面的湿地保护修复,已逐渐将成都湿地打造为公园城市建设中的一张亮丽名片。

(成都市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供图)

关键词: 世界湿地日 自然观察 自然博物馆

Copyright   2015-2022 城建头条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20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