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谱写美丽黄平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全面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进入“小满”时节以来,当地普降雨水,给“黔东粮仓”黄平县旧州镇万亩大坝的水稻移栽带来了充足水量。连日来,村民们抢抓农时,翻犁田土、耕整、扯秧、运苗、栽秧等作业,田野里到处一片繁忙景象。
(资料图)
“这两天,正是我们做一天吃十天的大忙季节。我争取两天杀龙尾(完成的意思),好去参加"留守妇女’栽秧服务队,找点栽秧酒钱来填补家用。”在寨碧村一片忙碌的田坝里,信心满满的龙金英说着,又弯下腰去将一株株翠绿的秧苗插进田里。
为让“黔东粮仓”装满仓,早在今年初春,旧州镇党委政府针对去冬今春久旱无雨、谷种下不了地的情况下,成立了“稻谷育秧党员技术专班”,号召全镇各村党支部立即行动起来,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受益群众,充分利用旧州镇水资源优势,清沟、筑堰、抽水,有效解决百姓秧地田缺水育秧问题,并为百姓作稻谷育秧技术指导,保质保量地赶上插秧季。
“谢谢政府稻谷育秧党员专班的技术指导,恰好到小满时节,我家的秧苗就能移栽到大田了。”正在田里移栽秧苗的杨通芝高兴地告诉笔者。
争时间、抢速度,让全镇如期完成满栽满插目标任务,该镇党委政府、妇联,针对今年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之多,解决留守老人、无劳力户和弱体群众栽秧犯愁问题,积极引导各村妇女建立“留守妇女”栽秧服务队。帮助留守老人、无劳力户和需要帮助的人家栽秧,加快了旧州镇栽秧进度。同时,她们自己也得到了较好的经济收入。
“素有‘黔东粮仓’之称的旧州万亩大坝,每年水稻种植面积3万余亩,年产量在14900吨左右,以高效优质品种为主。”旧州镇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旧州镇水资源丰富,有舞阳河、红梅河、冷水河、石板河、清水河等河作灌溉后盾,加之充足的光照、肥沃的土地、平坦的大坝,产出的稻谷品质独特,打出来的大米,让你老远就闻到一股清香味。”
截至目前,该镇水稻移栽已接近尾声,预计5月底,全镇水稻移栽工作全面完成。
作者 | 张玉良 陈定刚
编辑 | 潘虹
网络编辑 | 杨玲惠
编审 | 杨忠
核发 | 赵军
投稿邮箱 | hpxxwzx@126.com
✩✩✩✩
得分:76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城建头条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20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